我市414多萬畝小麥豐收在望,市農業農村部門早安排、早部署,“三夏”農機作業時節,全市預計投入4.31萬臺(套)聯合收割機、拖拉機、玉米播種機等,設立2個中心站、6個區域站、25個應急作業維修服務隊,全力保障夏糧豐產豐收。
從4月開始,市農機工作站開始積極構建農機維修應急救援網絡,農機維修、配件供應等應急救援服務覆蓋全市各主要小麥主產區;統籌用好農機購置和應用補貼、農機報廢更新補貼等政策手段, 加速大型化、智能化高效低損農機具應用推廣步伐,不斷提升農機作業效率;依托新機具新技術研發和智慧農機項目,聚焦農機農藝相融合,把當前農業生產急需的無人駕駛、北斗導航等新技術新裝備作為研發推廣重點,并運用到實際生產中,全面提升農機化水平。
“在運行管理上,我們推行精細管控、重落實。具體做到摸清‘三個底數’,即摸清本地機具數量質量及外出作業機具和需外地引進機具數量底數;摸清每村每戶每地塊種植面積、機收時間;摸清每村外出務工不能回村收麥人員和本村軍烈屬、孤寡老人、困難家庭需要代收代種的底數?!笔修r機工作站站長張志剛說。
此外,該站建立縣級區域性農機作業和維修服務微信群,開展作業需求信息發布和機具維修咨詢;開通“三夏”小麥機收熱線電話,向社會發布,并在《聯合收割機跨區作業證》上建立二維碼鏈接,采取24小時值班值守,隨時解決機手反映的問題;在高速路口、交通要道設立接待服務站,劃定車輛停放和人員休息場所,提供各種服務。
據介紹,為保障6月中旬全市小麥順利開割,市農業農村局、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供銷社等部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做好路網運行監測,完善高峰期交通應急預案,優化通行方式,暢通綠色通道,優先保障農機便捷快速通行。根據機具保有量和需求情況,提前做好應對預案,做好域內機具調度及跨區引機作業,杜絕出現因搶收無機可用的問題;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時發布氣象信息,備好履帶式小麥收割機、排灌設施等應急裝備,切實為全年糧食豐收打牢基礎。
來源:保定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