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ymosy"><td id="ymosy"></td></bdo>
  •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動態 > 領導講話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

    領導講話  發文時間:2025-01-21 11:38:13   瀏覽次數:

    政府工作報告

    —— 2025年1月14日在縣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淶源縣人民政府代縣長  薛春雷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各位委員和列席會議的同志提出意見。

    一、2024年工作回顧——經濟穩中有進、發展持續向好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之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面對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和交織疊加的風險挑戰,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有力監督和支持下,全縣政府系統解放思想、承壓前行,堅定信心、克難攻堅,在應對復雜局面中取得了新成績,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實現了新突破,堅實走出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淶源步伐、淶源速度。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圓滿收官。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穩預期、穩增長”的關鍵動力和首要支撐。全年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超長期特別國債、專項債、一般債項目29個,申報資金48.26億元。強力實施總投資322.48億元的重大項目116個,爭列省市重點項目25個、總投資112.94億元,引進民間投資105.28億元,23個災后恢復重建項目除一個跨年度實施項目外,其余22個全部完工,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92.4億元,增長6.5%(年度目標6%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完成24.5億元,增長9%(年度目標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5.32億元,增長14.44%(年度目標7%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2億元,增長6.4%(年度目標6%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8.39億元,實現了正增長;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完成37812元、14236元,分別增長5.5%、7%。經濟發展“穩”的基礎不斷夯實,“進”的勢頭更加強勁。

    ——產業發展向新向強、聚勢成鏈。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縣域特色產業蓬勃發展。桃木疙瘩屠宰加工、直隸黑豬養殖基地、小白羽肉雞育種3個項目全部建成投產,省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企業達到24家,年營收37.63億元,同比增長10.7%。17家礦山固廢物綜合利用企業年生產砂石料7024萬噸,總投資10億元的鉬尾礦綜合利用項目成功簽約,省級綠色建材行業產業集群企業達到75家,年營收26.64億元,同比增長26.7%。新能源產業厚積薄發,總投資83.88億元的黃花灘1200兆瓦抽水蓄能項目列入國家“十四五”規劃,國電投300兆瓦光伏制氫、華能260兆瓦光伏發電、英利100兆瓦光伏發電3個新能源項目穩步推進,9家光伏發電、風電企業年產值達6.8億元?!伴_發區升級”邁出新步伐,總投資5.63億元的標準化科創園項目全速推進,達成入園意向項目9個、簽約項目4個,與大興經濟開發區簽署合作協議,產業發展活力涌動不息。

    ——改革創新全面深化、活力迸發。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馳而不息優化營商環境,全面叫響“淶源有緣、投資淶源”服務品牌,國務院“高效辦成一件事”13件事項1)全部落地,組織“政銀企對接”“百行聯千企”2)活動14次,累計發放貸款22.85億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企業達到6家,企業受益4476.53萬元,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為近年來最大。全年新市場主體2537家,總數達到20179家。深入推進“五職招商”3),縣領導帶頭外出招商90批次,對接企業314家,成功招引河北智算中心、遠景智慧儲能裝備綠電產業園等強基礎、利長遠的項目30個。改革創新亮點紛呈,高質量完成省市108項改革任務,新爭取國家級、省級示范試點6個??苿擈寗佣帱c開花,宇航動力試驗中心項目成功點火,國內推力最大的220噸級氫氧火箭發動機整機試驗圓滿成功,新增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8家,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創新型中小企業3家,認定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68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家,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5家,新質生產力拔節生長。

    ——鄉村振興扎實推進、成效顯著。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新納入防返貧監測對象636戶1443人,全縣防返貧監測對象2613戶5894人全部實現精準幫扶。創新出臺自主增收獎補政策4),撬動人均增收2400元,享受“雨露計劃”5)的畢業生就業率達93.4%,全縣脫貧人口務工人數達到20117人,233戶D級水毀農房全部完成重建交付。整合銜接資金3.91億元,實施產業類項目47個。“兩養一種”產業效益持續放大,生豬養殖、食用菌種植產業穩步發展。玖興肉雞養殖年出欄8166萬只,增長50%,養殖收益1.24億元,增長8%,帶動261個村19945戶43866人穩定增收,作為全省唯一項目,入選農業農村部30個幫扶產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接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快鄉村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完成戶廁改造293座,提升改造農村公路79.7公里,創建美麗庭院2900個、精品庭院800個,全縣省級和美鄉村達到51個,烏龍溝村獲評2024年全省美麗休閑鄉村,我縣獲評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實踐基地。農民群眾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農業農村發展越來越有奔頭。

    ——旅游城市綻放新顏、蝶變躍升。聚力打造高品質、有韌性的現代化旅游城市,深入開展城市更新,加快城市品質提檔升級,城鎮化率達到65.55%,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8個、城區主干道路和小街小巷提檔升級10條。沙河大街管廊、城區管網項目建成投用,徹底解決了污水橫流、洪水穿城的難題。朝陽路東延項目實現通車,解決了出行難問題,百姓交口稱贊。廣平大街過街天橋建成開放,讓“過街難、行車緩”不復存在。深入開展交通秩序專項整治活動,新施劃停車位500個,拆除“一區三邊”6)法建設25萬平方米,城區道路清掃覆蓋率100%,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讓廣大群眾有感有贊。圓滿舉辦“戀鄉-騎行保定”淶源站、淶源七山·太行100山徑賽等系列活動。打造太行步道120.62公里、建成精品線路兩條,吸引50多萬游客打卡體驗。成功承辦2024白石山第三代半導體峰會、第七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等高端峰會??偼顿Y4.5億元的淶源湖熱帶海洋世界即將建成開業,華中溫泉假日酒店晉升五星級酒店,七山滑雪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游景區。白石云汐、樹下庭院、白石山舍、荊山云宿入選全省“冀憶鄉居”百佳精品民宿品牌,白石山鎮入選第四批省級鄉村旅游重點鎮。全年入境游客達到千萬人次層級,旅游總花費突破90億元,創歷史新高,現代化旅游城市更添顏值、更具活力、更有韌性。

    ——生態文明向綠而行、底色鮮明。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全面落實治污、控車、抑塵、禁煤等各項治理措施,全縣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濃度均值、PM10濃度均值、優良天數4項指標穩居全市第一,始終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陣。編制完成淶源縣地下水國考點位“一點一策”水質保持方案,3個省考出境水質穩定達標,污水處理廠排污口水質達標率100%,黑臭水體實現穩定清零,金山口溝獲評“全省五星級幸福河湖”。嚴厲打擊非法采礦,全年開展突擊檢查169次,出動執法力量758人次,“百日攻堅”“利劍行動”取得扎實戰果,公安部門破獲案件10起,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9人,全縣自然資源秩序持續好轉。嚴格執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協調聯動機制,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完成造林綠化1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穩步提升,“推窗見綠、出門入景”成為越來越多淶源人的生活標配。

    ——民生保障全面加強、穩步發展。堅持把群眾期盼的事,變成政府要干的事,把政府干成的事,變成黨委滿意、百姓叫好的事。13件民生實事全部高質量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在收入極度短缺、支出持續增長的困難下,一般預算支出的89.1%用于民生事業,兜住兜牢了“三?!钡拙€。全縣新增就業2611人,失業人員再就業787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267人。完成薄弱學校改造7所,2024年高考本科上線率56.02%,穩步提升;職業中學??埔陨仙暇€率77.2%,增長6.58%。建成鄉鎮衛生院國醫堂16所,縣醫院綜合內科樓及能力提升等項目全部完工,成功加入北京協和醫院“互聯網+醫聯體”。為6873名困難群體代繳養老保險費68.73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97.7%;為50601名低收入人口資助基本醫療費150.67萬元,基本醫療保險全民參保率97.71%。嚴格落實國務院安委會十五條硬措施,全縣未發生較大安全事故。刑事發案率、治安受案率同比下降39.41%、23.38%,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同時,審計、統計、氣象、供銷、老齡、殘疾人、國防動員、民族宗教、婦女兒童、史志檔案、退役軍人事務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各位代表!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盤點2024年工作,成績斐然,我們勠力同心、攜手共進,遇到的困難比預料的多,付出的艱辛超出尋常,取得的成績來之不易,讓很多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讓很多不敢想變成了現實。這些都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指路領航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和縣政協監督支持、社會各界鼎力支持的結果,是一代又一代淶源兒女接續奮斗、不懈努力的結果!勞動是最美的,正是大家的埋頭苦干、默默付出,才使淶源這座歷經千年滄桑的古城煥發新的生機,常態綻放新的精彩。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全縣人民和廣大黨員干部、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人民團體和駐縣單位,向離退休老同志,向駐縣部隊、武警官兵和消防隊員,向駐村工作隊及所有關心支持淶源發展的上級領導部門、社會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望過去一年,我們深切體會到,做好政府工作,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把穩正確前行的“方向舵”;必須保持戰略定力,牢牢把握發展主動權;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始終時刻同全縣28萬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必須強化擔當作為,堅持率先率領、擔當擔責,一以貫之抓落實;必須發揚斗爭精神,“敢”字當前、“干”字當頭,全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和挑戰。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受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全球經濟復蘇乏力,國內需求不足、社會預期偏弱等大環境影響,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困難挑戰,主要表現在:全縣經濟體量、財力弱、韌性不強,居民收入有待提高;產業層次整體偏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步伐較慢,新興產業尚未扛起大梁;礦產資源整合進展緩慢,礦業產業振興乏力,生態環境治理和自然資源管護任務艱巨;發展環境和營商環境仍需優化,能耗、土地、資金等制約較為突出,開發區基礎條件尚不完善,企業發展遇到的困難仍然較多;城鎮化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長期在我縣居住的外來人口遠遠低于歷史上4萬多的高光時刻;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一些項目亟待資金收尾完工,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弱項;政府系統抓落實的能力還有待提高等等。困難和問題是成長的催化劑,正如詩人所言“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我們一定堅持問題導向,采取堅決有力措施,下大力氣加以解決,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2025年主要任務——決勝“十四五”、跑出加速度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各位代表!歷史總是在一些特殊年份、關鍵節點,給人們以汲取智慧、砥礪前行的力量,置身于新時代、新方位,我們必須更好地觀大勢、識大局,做到因時而謀、順勢而為。從發展形勢上看,在國際局勢變亂交織、地緣沖突不斷升級的大背景下,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特別是中央先后出臺了“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強化逆周期調節”“加力推進兩新”等一系列穩投資、促消費的利好政策,共促國內經濟筑底企穩。從發展機遇上看,京津冀協同發展走過十年,三地互動交流日益密切,1.1億人口的龐大消費體量,將對我縣優化產業結構、吸引旅游人口、提振經濟活力等產生重大牽引作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這一系列政策將為地方提供更加充裕的資金和寬松的環境,多重重大歷史機遇交匯疊加,正在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勢能。從發展潛力上看,我縣礦產、文旅、生態、農業資源富集獨特,經過歷屆班子的勵精圖治和接續奮斗,“2+1+1”縣域主導產業體系7)基本構建,新產業新動能加速培育,新業態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發展基礎更加牢固、發展成效更加顯著。當前,全縣上下人心思齊、人心思進、人心思干的良好態勢已然呈現,各種利好因素正在加速集聚,淶源發展的巨大潛力必將得到空前放大和無限激發。我們完全有能力,也完全有把握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乘勢而上、強勁崛起!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經濟工作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為總目標,以“決勝十四五、跑出加速度”為主線,聚焦“新顏值、新消費、新產業”三個關鍵詞,全面實施“10+1+5”工作推進機制8),全力爭取上級政策工具箱在淶源釋放發展紅利,激情唱響“愛我淶源”主旋律,全面打響“政府沖鋒”主戰場,實干為先,踔厲奮發,加力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淶源篇章。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6%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8%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3.8億斤以上,能耗及排放等約束性指標完成省市目標任務。

    我們的目標歸根到底,就是讓縣域經濟發展更具活力,讓百姓過上更好日子。具體工作中,以縣委“11358”工作思路9)為總攬,搶抓國家存量政策持續釋放和增量政策密集出臺窗口期、關鍵期,找準切口、凝聚合力,前瞻布局、精準施策,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堅定不移抓好八方面工作,奮力跑出淶源加速度。

    (一)堅定不移全方位擴大內需,在積蓄發展動能上奮力跑出加速度。堅持供需協同發力,全面夯實穩增長的硬支撐。強化政府投資引領帶動。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資,進一步優化“項目編制營”工作機制,從國家政策淶源化、規劃產業具體化中爭取項目,加快推進總投資143.79億元的66個各類債券和預算內資金項目可研編制、項目立項、“一案兩書”10)編制等前期工作,提高項目顆粒度和成熟度,力爭報一個成一個,用好用足中央政策。優化民間投資要素供給。持續拓寬民間資本投資領域,圍繞謀劃實施總投資251.84億元的40個民間投資產業項目,堅持專班推進,全面實化、細化項目全生命周期跟蹤服務,確保年度21.17億元投資計劃實現落地,引導民間投資提檔增量。持續激發消費市場潛能。加力擴圍落實“兩新”政策,縱深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有效推動消費升級。圍繞文旅消費品牌創建活動,以IP強化文旅消費粘性,大力發展醫療康養、休閑養老等高端服務,支持白石山溫泉旅游度假區研學基地、森林康養、“保定小院”3個版塊業態建設。鼓勵發展“銀發”經濟,吸引更多外地人到淶源康養旅居。提振沙河大街等傳統商業街區消費,大力發展冰雪經濟、賽事經濟,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讓廣大群眾和外地游客樂享“淶源消費”。

    (二)堅定不移培強現代化產業,在深度轉型升級上奮力跑出加速度。實施縣域經濟倍增計劃,堅持強龍頭、延鏈條,推進“2+1+1”產業向綠向新發展,綠色建材、綠色食品兩個省級特色產業集群年營收入力爭分別突破30億元、40億元大關。有序推動礦業發展。堅定礦業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重要支柱地位不動搖,強力破解礦業發展受制約、現實問題難解決的困境。加快推進今年8家復工復產的礦山企業手續辦理,指導企業配齊各項前置條件;全力爭取北石佛鎮石道溝、金家井鄉寨溝門2個已納入省級規劃的集中開采區新設采礦權指標申報,確保今年上半年銀坊集中開采區采礦權實現出讓、礦山企業復工復產3家以上,以“點”上突破,帶動“面”上突圍。加快推進礦產資源整合,強化與河鋼集團等大型央企國企溝通對接,年內實現突破性進展。壯大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推進宏?,F代農業產業園、中莊柔性溫室大棚、玖興農牧300萬套父母代肉雞育種等項目建設,實現農業產業全鏈條發展,擴容省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全面落實《淶源縣砂石料利用指導意見》,科學有序推動礦山固廢物處置利用,鼓勵支持現有產業擴能增產,加快推動總投資10億元的鉬尾礦綜合利用項目,做強省級綠色建材產業集群。培大育強戰新產業。全速推進國電投300兆瓦光伏制氫、華能260兆瓦光伏發電、英利100兆瓦光伏發電等3個新能源項目建設,年底建成并網。全力推進黃花灘1200兆瓦抽水蓄能電站項目進度,力促盡早開工建設。加力推進遠景智慧儲能裝備綠電產業園、河北智算中心等項目開工建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質建強經濟開發區。拓寬投融資渠道,破解資金瓶頸,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偼顿Y5.63億元的標準化科創園6月底前建成投用,全力推進區內4個簽約項目落地建設。持續深化與北京大興經濟開發區跨區域合作共建,讓“大興研發、淶源轉化”成為現實。鼓勵支持區內鏈主企業做大做強,深入推進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吸引一批產業科技新、帶動能力強的項目落地,推動區內產業鏈“多點開花”。

    (三)堅定不移深化改革促創新,在激發市場活力上奮力跑出加速度。以改革創新的源動力,打造內外循環有效聯動、高端要素加速集聚的強磁場。全年爭創國家級、省級示范試點10個以上,各類科技型企業不少于500家。深化國有企業改革。今年一季度完成縣屬國企的分類整合,推進優質國有公司做大做強、同類公司整合發展,有效解決國有企業項目建設融資難點。盤活用好部門和國企閑置資產,確保國有資產穩定、增值。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行檢查企業政府備案制度,堅決遏制行政部門亂檢查、多頭檢查、重復檢查,減輕企業經營管理成本。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探索大廳辦事“數智化”提升,打造“高效”“辦成”服務品牌。建立健全市場主體“縣長信箱”“縣長熱線”制度,暢通市場主體反映渠道,制定問題收集和解決管理辦法,為各類經營主體發展提供“硬支撐”。堅決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堅決打掉故意刁難、吃拿卡要的“中梗阻”,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營商環境,誰破壞營商環境,誰就是在捅縣委、政府的眼睛,我們將在全社會營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提高招商引資質效。實施招商引資提質增效行動,深入推進“9+1”產業鏈招商11),建立健全投資機會清單、目標企業清單、優惠政策清單,聚集縣域主導產業,開展精準招商、協會招商、產業鏈招商,年內招引投資千萬元級項目15個以上、億元級項目10個以上。優化創新創業生態。充分發揮第三代半導體峰會、院士工作站等平臺推介淶源,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在淶源轉化。接續落實普惠性政策,確保研發投入增長率保持在10%以上,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穩步提高。鼓勵引導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能力,確??萍紕撔履芰γ揅進B,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新活力”。

    (四)堅定不移做強品牌興業態,在文旅融合發展上奮力跑出加速度。堅持全時全域全場景推進文旅高質量發展,堅決完成河北旅游名縣創建。高水平規劃引領。加快完善《淶源縣風景名勝區發展規劃》《淶源旅游高品質發展規劃》編制,整合文旅“睡眠”資源,鼓勵優質社會資本參與開發運營,促進文旅產業創新升級。高質量上新業態。鼓勵支持景區開發二消衍生產品和優質文創,加力搞好四季旅游產品開發,全力支持白石山、淶源湖、七山等35個業態項目上新,加快推進扶云谷田園休閑旅游度假區、龍門溫泉度假小鎮等文旅項目建設,逐步構建“聯動冬夏、帶動春秋、驅動全年、四季皆有特色”的文旅發展模式,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走深走實。高標準打造景區。扎實推進白石山、七山滑雪場、仙人峪、空中草原等4個A級景區基礎設施改造、服務提檔升級。大力實施民宿農家院品質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淶源民宿區域性公共品牌。嚴格文旅市場秩序管理,更好發揮行業協會作用,組織開展農家院、民宿、酒店評選活動,引導旅游行業市場主體依法經營、規范管理、特色發展,全面提升旅游接待和應急處置能力,讓淶源成為京津冀的后花園,國內外廣大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五)堅定不移提升品質強功能,在打造韌性城市上奮力跑出加速度。以經營城市理念做好新時代城市管理工作,讓城市有溫度、更雅致。讓城市基礎更完備。加快編制《淶源縣中心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科學謀劃108國道繞城段改建、207國道縣城段改線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實施濱湖路、城南東環路等市政管網建設,加快推進城區老舊供水管網改造、63個住宅小區天然氣“瓶改管”工程,年內完成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福澤園小區供熱管網改造工程建設。扎實推進泉坊村、東關村等城中村改造。讓城市環境更宜居。統籌主要街道和背街小巷、主城區和城鄉結合部,實施城容城貌綜合整治及公共設施保障提升工程,加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力度,打造整潔、有序、文明的城市環境。加速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搭建,以“數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科學分區規劃夜經濟、家具建材、殯葬行業等布局,提升城市形象。讓城市底蘊更鮮活。推進縣博物館建設和布展工作,“五一”前對外開放。整理縣志年鑒,加強文化挖掘,持續強化歷史建筑、傳統村落整體保護,組織開展非遺傳承人評選等系列活動,讓淶源的春夏秋冬因歷史文化而多彩!

    (六)堅定不移鞏固成效促振興,在打造和美鄉村上奮力跑出加速度。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促進農業更高效、農村更美麗、農民更富裕。年內完成打造省級和美鄉村19個、重點村7個,新建高標準農田5000畝,“兩養一種”產業總產值達到26億元以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持續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提升“三保障”和飲水安全保障水平,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接續推進落實自主增收獎補、產業就業帶動增收、聯農帶農惠農等機制,千方百計促進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發展壯大鄉村產業。接續抓好產業幫扶,激活鄉鎮招商潛能,加快推進總投資3億元的銜接資金產業類項目建設,推動“兩養一種”特色產業更上一層樓。謀劃推進食用菌儲藏冷庫、桃木疙瘩冷鏈物流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夯實農業產業化發展基礎。提升農產品價值。全力做好“土特產”文章,高標準、高水平做好淶源農副產品展銷平臺,嚴格標準開展農產品“兩品一標”12)認證,優化完善服務站點、物流站點,分步探索全域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基地創建,讓更多淶源優質農產品賣出“黃金價”。建設宜居和美鄉村。縱深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接續抓好農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常態長效治理。分步實施農村路網改造提升,新建、改造農村公路32公里。加快農村供水保障工程、山洪溝防洪治理項目建設,不斷提高農村基礎設施防災減災能力,讓我們的鄉村更有顏值、更有品質,吸引更多年輕人回流返鄉創業。

    (七)堅定不移保護環境治污染,在發展綠色低碳上奮力跑出加速度。年內完成新增造林4.6萬畝、森林撫育13萬畝,空氣質量始終保持在全省、全市第一方陣。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做好禁燒禁燃、揚塵防治和污染天氣應對等工作,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加快推進拒馬河引水調蓄灌溉項目、唐河生態廊道修復工程建設進度??v深推進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加強污染地塊環境監管,堅決守牢土壤環境安全。做好生態系統性修復。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從源頭預防生態破壞,加快推進森林草原防滅火應急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應急抗災、救災和救援處置能力。加大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力度,高質量完成白洋淀上游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恢復,加快推進京源城礦業、冀恒礦業礦山生態環境修復工程。加快綠色高質量發展。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大力發展風力、光伏、抽水蓄能、光伏制氫等新型能源和儲能項目,謀劃打造風光儲氫一體化產業集群,推動高質量發展綠色轉型,讓山峻、水清、景美成為淶源常態。

    (八)堅定不移改善民生增福祉,在筑牢民生保障上奮力跑出加速度。堅持把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突出就業優先。積極推動穩崗拓崗,統籌抓好各類群體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在做好傳統就業工作的同時,對我縣所有有勞動能力的人員進行臺賬管理,與縣內所有工程項目對接起來,讓廣大群眾更好的在家門口就業。強化社會保障。持續優化淶源老年養護院、婦幼保健院托育服務基礎配套,降低養老、生育、養育成本。發展優質教育,年內完成淶源一小操場、職教中心教學配套及基礎設施建設,扎實推進集團化辦學取得新成效,力爭2025年高考強基率及雙一流高校錄取人數再創新高。深入推進醫療衛生整合優化,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整合科室功能、實現錯位發展,縣醫院建成三級醫院,中醫院脫困向好,我縣爭創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范區。用好“保交樓”“保交房”政策,下大氣力盤活停滯房地產項目,力爭8個房地產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有序破解不動產“登記難”“辦證難”。守牢安全底線。深入排查整治風險隱患,時刻盯緊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爆品、防火防汛等各領域安全。加力推進自然資源領域問題整改,常態化開展無人機巡查打擊私挖濫采行動,堅決守牢礦產資源安全和耕地保護底線。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統籌抓好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加強未成年人保護、防治校園霸凌等社會治理工作,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盯緊房地產、涉地、涉訴等重點領域,強化資金調度,拓寬融資渠道,全力維護全縣社會和諧穩定大局,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的惠及全縣人民,為幸福“加碼”。

    各位代表!百舸爭流千帆競,眾人劃槳開大船。高質量發展的浪潮奔涌向前,我們將全力推動今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各項任務拉滿進度條、跑出加速度。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整治散慢懶、爭當實干家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面對艱巨繁重的發展任務,我們將以“361”問題導向機制、“456”工作落實機制和“579”協調督查機制為抓手,把抓落實作為政府工作最鮮明的底色,用高效的政府運轉鏈條治散、治慢、治懶,讓傳統思維的“舊船票”登不上高質量發展的“新客船”。

    建設實干政府。堅持“361”問題導向機制,會議匯報工作做到三成說清現狀、六成表述問題、一成提出對策,不回避矛盾,堅持“小切口、大縱深”,將“問題清單”通過集體智慧轉化為“工作清單”,以工作臺賬推動問題解決。始終保持“兩個永遠在路上”的政治清醒與堅定,馳而不息整治“四風”,堅決把縣政府鍛造成能打硬仗的“攻堅團”,把部門打造成克難戰險的“突擊隊”、把鄉鎮歷練成能打善勝的“尖刀班”。

    建設效能政府。堅持“456”工作落實機制,做到“4個有”,即:黨委有部署,政府有行動;政府有安排,鄉局有落實;基層有訴求,政府有舉措;政府有要求,事事有結果。注重“5個工作方法”,即:以“求甚解”態度研究工作,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工作,以“臺賬式”辦法管理工作,以“一盤棋”思想推進工作,以“暗訪式”檢查督導工作。強化“6個意識”,即:同心向黨的政治意識,敢于說行的擔當意識,實干為先的奮斗意識,突破常規的創新意識,爭先進位的進取意識,通力合作的團隊意識。主動接受縣人大、縣政協和全縣人民的監督,堅決做到立說立行、速決速行、雷厲風行,讓“高標準、嚴要求、快節奏、抓落地”成為政府系統工作常態。

    建設有為政府。堅持“579”協調督查機制,以“五辦”“交辦、盯辦、協辦、督辦、提級督辦”強化工作落實;以“七會”“堅持晨會、倡導晚會、常開黨組會、多開廉政會、節約成本線上會、推進工作現場會、重要工作隨時會(涉及招商引資、土地出讓、要素保障等要事,隨時隨地召開政府常務會、土委會、規委會議定)”強化工作統籌;以“九種思維”“問題思維、方法思維、統籌思維、細節思維、落辦思維、閉環思維、考核思維、復盤思維和節約思維”強化工作實效。政府系統干部既要心有猛虎,亦要細嗅薔薇,多到群眾反映問題多、工作局面打不開的地方開展調查研究,不斷提高政府系統研究工作、解決問題、推進發展的能力。

    各位代表!淶源是一塊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讓我們深入學習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堅強的領導下,與28萬淶源人民一道同心同德、同向發力,把握解放思想“總開關”,盯緊產業發展“主戰場”,牽住項目建設“牛鼻子”,決勝“十四五”、跑出“加速度”,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淶源篇章,推動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caoporm97国产在线视频_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_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_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另类
    <bdo id="ymosy"><td id="ymosy"></td></b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