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o id="ymosy"><td id="ymosy"></td></bdo>
  • 當前位置:首頁 > 走進淶源 > 歷史沿革

    紅色淶源

    歷史沿革  發文時間:2020-02-12 10:10:48   瀏覽次數: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道哪兒去了……”,抗戰時期,這首童謠唱響了晉察冀邊區,唱遍了全中國,一直傳唱至今,感染了無數青少年、兒童。上莊村王二小希望小學

    歌謠中的故事就發生在太行山上。王二小,出生在淶源縣上莊村一戶貧苦農民家里,11歲淪為孤兒,逃荒來到淶源南馬莊地區的狼牙口村,給大戶人家放牛。在與抗日軍民的接觸中,他逐漸懂得了抗日道理,參加了抗日兒童團,他一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上莊村王二小故居

    狼牙口是長城的重要關城,也是淶源通向阜平的交通要道,是日軍掃蕩的必經之路。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敵人知道上了當,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王二小犧牲后,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劉家莊的山坡上,當時任淶源縣青救會干部張士奎同志得到這個消息,馬上報道給了邊區青救會,《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這條消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根據這篇報道,立即創作了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現在,王二小的墳上長滿了青草,他的鮮血染紅的那塊大石頭,現在還靜靜地臥在山溝里,人們把它叫做“血色石”。為了紀念小英雄王二小,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在王二小的家鄉淶源縣上莊村建設了“王二小希望小學”。淶源縣委、縣政府在王二小犧牲地狼牙口村建立了“王二小紀念館”,紀念館中保留著原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蕭克將軍的題詞:“抗日少年英雄王二小紀念碑”。


    在八年抗日戰爭中淶源就是一部濃縮的中國抗日斗爭史:打響華北抗戰第一槍的驛馬嶺阻擊戰;白求恩大夫最后一次為傷員做手術染指的孫家莊小廟;擊斃日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的黃土嶺戰役;“百團大戰”中的東團堡攻堅戰等等。

    革命英烈恒久遠,太行千古永流傳。2017年是抗戰勝利72周年,到白石山巔感受抗日英烈的革命精神,向他們致敬!

    圖文來源于 搜狐新聞

    caoporm97国产在线视频_精品国产男人的天堂久久_久9视频这里只有精品_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另类
    <bdo id="ymosy"><td id="ymosy"></td></bdo>